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欧洲在很多人印象里就是一堆大小不一的国家,说它大小不一,其实面积小的居多,真正大的仅有一个俄国,且绝大多数国土在亚洲。通常情况下,同一地区的邻国往往具备很多的共同点,比如一提起南美你会有一个大体的印象,然后才会想到南美各国之间的差异,非洲也一样。然而提起欧洲你虽然也会有一个笼统的“西方文明”的印象,但其中的俄国确实是个特例,换句话说俄国历来是欧洲最特殊的一位成员。这次咱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俄国的历史。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欧洲虽然杂七杂八的国家特别多,但如果从历史种族上看,其实可以分为三大块,即南边的拉丁人、西边的日耳曼和东边的斯拉夫人。历史上拉丁人曾经环抱地中海建立起庞大的罗马帝国,为整个欧洲奠定了后世的文化基础。后来日耳曼人各部族南下覆灭了西罗马,这就导致了虽然分裂但起码还是“亲戚”的东西罗马彻底形同陌路,欧洲也是从那时候文化上开始分东、西。当然随之分开的还有基督教廷,便是后来以罗马为核心的天主教和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的东正教。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话说这一切正在发生的漫长历史时期里,斯拉夫人还只是正在被日耳曼分支欺压着的农猎部族。由于日耳曼人从来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除了早期在被罗马帝国进攻的时候,在今天萨克森附近出现过一个号令大部分日耳曼部族的领袖外,再没有出现过相对统一的领导。因此在日耳曼人南下期间,一直是各个分支分别行动,且各分支之间也是战乱不断、互争地盘。其中也不乏一些留在原地没有南下的种群,如法兰克人的一小部分就留在了今天的荷兰、阿曼尼人的一部分留在了今天的德国北部。既然没有统一领导,离开家园只是为了抢更多的生活资源,那么自然就干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不怕冷的继续往北走了,他们便是后来的维京人和一部分诺曼人。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为了紧扣主题,关于维京人在北欧建立国家以及横扫欧洲的“事迹”,将会放到北欧三国的历史中详尽描述。总之有一部分诺曼人从瑞典出发来到了俄罗斯大平原,并统治了这里建立公国。斯拉夫人也是有分支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东、西、南三部分,南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巴尔干半岛上,西斯拉夫人主要生活在中东欧,而东斯拉夫人就生活在这片俄罗斯平原上,也被称之为俄罗斯人。他们虽然早已生活在这里,但在公元10世纪之前真没什么好说的,你可以理解为在西欧从公元前就开始的各种重大变革和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候,俄罗斯平原上基本处于部族农业时代,直到诺曼人征服这里并建立公国。由于这个公国将首都定在了基辅,因此被称为基辅罗斯国。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北欧的维京人和诺曼人的征伐历史虽然给所到之处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在客观上给所谓“偏远地区”及“蛮荒之地”带去了欧洲的文化印记,基辅罗斯就是这样。正是北欧人作为桥梁纽带,将东斯拉夫人与欧洲联系在了一起,使得这一地区的文明走向靠向西方,而没有成为西亚文明或者中亚文明。如果说海岸线决定了欧洲大部分地理轮廓的话,那么基辅罗斯的建立可以说深远的影响了欧洲陆地界限的划分。虽然距离遥远的东西欧开始走向同一种文明特质,但随着10世纪后东正教的传入,使得俄罗斯人与西方的天主教国家始终在同一大框架下存在深深的裂痕。

或许俄罗斯史的开端跟很多人心目中不太一样,作为今天响当当的战斗民族,为何一上来就是“蛮荒多年”然后被外族统治呢?别着急,更惨的在后面,诺曼人很快就统治不了这里了,因为蒙古人来了。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12世纪蒙古大军横扫欧亚,其势头自不必多说,基辅罗斯很轻易的就落入了蒙古人的统治之下,而且一统治就是三百年。我们都知道成吉思汗的后代将占领的所有领土分成了四大汗国,其中统治俄罗斯的就是元朝的西面邻居金帐汗国(也叫钦察汗国)。是由成吉思汗长子的次子拔都建立起来的,拔都还有弟弟叫斡尔答被拔都分封到了金帐汗国下属的白帐汗国(今天哈萨克斯坦地区),两百年后白帐汗国国君继承了金帐汗国汗位,从此开始了连年的统治中央内讧,国力极速衰退。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就在这个过程中,金帐汗国中下属的莫斯科公国一直悄无声息、低调发育。到白帐汗国国君上台时,莫斯科公国已经发展成为整个金帐汗国的经济中心,其财力首屈一指。那时候在金帐汗国内,除了大汗以外地位最高就是他同族的下属汗国,而除了这些汗国就是众多东斯拉夫人的公国。由于金帐汗国面积庞大、种族繁多,而又以蒙古人和东斯拉夫人为主,因此这些公国的存在也是为了方便管理。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到公元15世纪中叶的时候,借着金帐汗国四分五裂的衰败时期,莫斯科公国伊凡三世开始率军反抗蒙古人的统治,1480年彻底击败蒙古骑兵而独立出来,且随后没有停下战争的脚步,开始一个个征服其他的公国。经过伊凡三世的南征北战打下的基础,到瓦西里三世的时候终于形成了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自此这个国家才正式形成。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还记得之前文章里经常提到的神圣罗马帝国么?由于公国众多四分五裂,被奥托一世一统之后,由于面积广大、自信心爆棚,开始自称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因此称为神圣罗马帝国。俄罗斯跟其经历有太多相似之处,由于境内都是东正教徒,统一后也自认为是东罗马帝国的正宗继承者,因此到伊凡四世的时候开始加冕为沙皇(皇帝一词只是我们的汉语翻译,在欧洲自古皇帝是指拉丁语中的凯撒一词,而俄语中的凯撒就被称为沙皇),这个国家也随之改名为——沙俄。

十六世纪初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地理大发现”,也就是大航海时代,而大航海的风潮并没有影响到沙俄,因为沙俄当时没有资格被影响。原因很简单,当时这个国家虽然看似有海,却没有出海口,就算到一百多年后,沙俄足足拥有145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依然跟一个完完全全的内陆国家没有任何区别,因此当时沙俄工业方面要比西方落后足足两百年。当时这个国家北面是冰冻的海洋、南面黑海被强大的土耳其控制、西面的波罗的海是瑞典的“内湖”、远东太平洋方面,那时还没签订《爱辉条约》,常年不冻港海参崴还是大清的。因此夺取出海口就成了沙皇的核心愿望,就在此时,著名的沙皇彼得一世登场了。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年轻的彼得一世是一个精神的小伙子,他环顾四周决定向发达的西方学习。他先是派出使团到西欧学习工业革命的成果,为了切身感受和深入学习,彼得一世自己穿上便服跟随使团到达荷兰,在那里他做起了荷兰一家造船厂的学徒工。原因很简单,在诸多工业革命成果中,海军舰只是彼得一世最喜欢也是最为看重的。

回到沙俄后,开始在国内大力发展工业产业,但当时的彼得一世还是有些年轻沉不住气,稍见成果便想着“试试火力”。在四面的出海口中,他看中了离得最近的波罗的海,于是发动了第一次从瑞典人手里夺取海港的军事行动。在出征之前,为了防止强大的土耳其背后捅一刀,他还特意事先与土耳其签订了长达三十年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信誓旦旦的彼得一世带着军队出发了,一去就被瑞典军队打趴了。

经过这一次失败之后,彼得一世吃一堑长一智,开始韬光养晦、锐意改革。他所施行的改革并不是什么国计民生之类的社会生产政策,而是“国家军事化”改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这个国家改造成为为打仗而生的机器。如改革政策中包括每家每户至少出一名士兵、每三个教堂至少拿出一口铁钟用于熔炼武器等等。到公元1702年的时候,完全变了个面貌的俄军在彼得一世的带领下再次出征了。这一次他成功了,从瑞典手里夺取了蒂诺特堡。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这是波罗的海东岸的一个出海口,到手之后彼得一世立即下令在此地扩建城市,营造彼得保罗堡,即为了扩建海港,也为了加强军事防御,防止瑞典人卷土重来夺回这个地方。彼得保罗堡也就是后来的圣彼得堡。这里要提一下此“彼得”非彼“彼得”,因为彼得一世命名这座新城,用的是耶稣门徒圣彼得和圣保罗的名讳,而不是用的自己名字,因为在基督教世界,中世纪很多贵族取名都会用先贤圣人的名字。

有了这个出海口,彼得一世真的是把它捧在手心里,视作是沙俄发展的希望所在。但瑞典历史上好像很少当“软柿子”,它是一定会卷土重来的。当时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在欧洲大陆分别击败了丹麦、荷兰、萨克森,之后立马挥师东进进军沙俄。那一年是1707年,瑞典的军队可谓势不可挡,彼得一世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由于连连失利,不得不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这一战略后来成为俄国史上经常用到也是最著名的战略,由于沙俄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土面积超级巨大,坚壁清野就好比是“自我焦土政策”。想象一下不管出发的时候多么斗志昂扬的大军,走进这种场面后发现一直走、一直走,一直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原和“焦土”,再强大的后勤也保障不了这种“绝境”中的大军,他们接下来将要面临的就是要么饿死、要么冻死、要么还有一口气被突然出现的俄军杀死。后来无论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都领教过,也因此俄国给世界留下了永远不会被彻底击败的强硬印象。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两年后这一战略起作用了,锐气被消耗殆尽的瑞军在一次决战中被俄军彻底击败。此后零散的战斗还在继续,只不过战线一步步推到了瑞典这一边。五年后也就是1714年,战线推到了波罗的海,苦心经营多年的沙俄海军一举战胜“北欧神话”瑞典海军。借着如此巨大的胜利,俄军开始登陆波罗的海西岸的瑞典本土,到1721年逼近了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再也打不下去的瑞典被迫签订了停战条约,放弃了波罗的海东岸的领土。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在这个胜利条约签订不到四年后,彼得一世去世,俄国人因其一生的功绩将其称为——彼得大帝。

如果说伊凡三世统一了这个国家,并把俄罗斯从外族的统治中挣脱出来的话,那么彼得大帝的成就就是将沙俄从一个当时欧洲人眼中的偏远蛮荒之国,快速发展成为能够与西欧列强并驾齐驱的大国。很多网友说俄国跟战国时期的秦国很像,都是“中原人”眼中的“偏远之地”、“劣等国家”,都是最重视军事的国家。有人甚至称俄国“是最有希望统一欧洲的国家”,但历史上欧洲从来没有被统一过。值得思考的是,虽然俄国不能统一欧洲,但它发展的却比整个欧洲都大太多。

画冬奥 学中文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玛丽亚·祖瓦克作 (寄自波兰)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张嘉诚作 (寄自爱尔兰)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陈胡秋玥作 (寄自法国)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阿莉娜作 (寄自俄罗斯)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徐瓅湉作 (寄自意大利)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科伦伯·莱利亚作 (寄自意大利)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马琳娜、尤利娅作 (寄自俄罗斯)

俄罗斯手抄报 手绘俄国史,从基辅公国到莫斯科大公国,再到沙俄帝国

郭米娅作 (寄自爱尔兰)

日前,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欧洲地区中小学生“画冬奥,学中文”手抄报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正式上线。

本次征集活动共收到16个国家46所中小学的231幅作品,参与人数达331人,活动旨在通过描绘冬奥元素,使欧洲中小学生了解奥运精神,感受汉字魅力,增加中文学习兴趣,

来自俄罗斯儿童中心的马琳娜和尤利娅共同创作的手抄报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及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豹子、熊和小兔作为人物造型,展现中俄友谊,并用汉字写着“你可以的”,为参赛选手加油打气。

本版今日选登部分作品,和读者分享。

(于 荷)

相关问答

信仰激发力量汗水铸造梦想手抄报文字?

1.我们若凭信仰战斗,就有双重的武器。德国哲学家叔本华2.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于丹3.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人靠...

急需航天科技知识,做手抄报的._作业帮

[最佳回答]第一位乘坐火箭的前苏联(现俄罗斯)的尤里·加加林第一个登陆月球: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第一个在太空行走: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

好习惯好形象好成绩手抄报内容_作业帮

[最佳回答]优秀是一种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对于孩子来说,学习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不易改变的学习.有好...

《孩子们》和《野鸭子》里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每到春天,仙鹤就飞来了。我们正拾掇犁耙,准备春耕。我们这一带有个不成文的老规矩:仙鹤飞来过后十二天,动手春耕。它们悠闲地跟在我们后面,白颈鸦在的地...

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是怎样的?

坛子就从最近上的是枝裕和新作《小偷家族》说起吧。中国大陆版的海报在各国一众宣传海报中异军突起,成功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日本原版海报长这样:韩版海报长...

数学小报A4初中六年级的内容不限不要手抄报是数学小报2天之...

[最佳回答]运算符号+、-、×、÷、=符号如何来的?+、-、×、÷和=这五个符号,大家对它们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但是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远古时期,古希腊...

环保手抄报内容资料

[最佳回答]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但是人们在赚钱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的环保,使得人们今天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毫不注重绿色资源的流失,致使地球上的大...

爱因斯坦为什么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说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全部?

《想象力与科学知识的关系》2019.4.28人类想象力从来都是与当事人的生命灵魂拥有的科学系统知识状态成正比关系,无人可以例外.所以欠缺想象力的人物=其生命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