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读书,是同作者对话。《朝花夕拾》反映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记录了他从懵懂天真到历经沧桑。童年时代的鲁迅先生一直不被长辈们认同,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朝花夕拾》不仅是鲁迅先生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人生百态的缩影,描绘出了一幅清末民初的社会风貌图。

从阅读欣赏到读书笔记,从随文批注到自主创写,学生走进真实情境、与鲁迅先生对话,在阅读中提升素养,润泽生命。

为了鼓励学生养成阅读名著、深度思考的习惯,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利用课内外时间组织开展了《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现将”读名著 晒笔记“手抄报绘画展示如下。

一等奖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二等奖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同学们的作品别具一格,利用斑斓的色彩与生动的线条形象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呈现出来,带给人视觉与思维上的双重享受,是阅读与文艺的碰撞,亦是智育与美育的融合。”

三等奖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优秀奖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普通类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 END —

图片|初一10班

记录|初一10班

编辑|煜懿教坛

《朝花夕拾》:好的人生,都是一边怀想,一边遗忘

如果要在鲁迅的作品中选出一部最不“鲁迅”的作品,那一定非《朝花夕拾》莫属。

大师林语堂曾道:“鲁迅与其称为文人,不如号为战士。”

作家张承志亦言:“先生文章,犀利有余,政治论战、投枪匕首有余,而纯粹艺术意味的文学性不足。”

诚然,只要一提到鲁迅的名字,人们脑海中会立刻浮现出一个“金刚怒目”的斗士形象;可当我们打开《朝花夕拾》这本书时,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我们恍然见到一位饱经沧桑的中年人,正倚着岁月的门槛,向来路张望。

他捻着一朵从旧书籍里取出的枯花,忽有所悟地微微一笑,脸上顿现一抹动人的温柔。

《朝花夕拾》以鲁迅少见的温情笔触,将记忆中一些难忘的片段,连缀成十篇文章。

而这些文章,引发了一代代读者一波又一波的回忆杀,触动了他们心中潜伏的怀旧情结。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无游戏,不童年

鲁迅小时候家里有一个园子,名曰“百草园”。

在他的记忆中,园子里除了一蓬蓬杂草,再无其它,可这并不影响它成为鲁迅儿时的乐园。

鲁迅常常站在园子里的石井栏上往下跳;

看黄蜂伏在菜花上,叫天子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有时跑到墙根底下听蟋蟀弹琴、油蛉歌唱。

孩子大概是这个世界最容易轻信的人,听说何首乌根有像人形的,吃了可以成仙,鲁迅竟信以为真。

于是常常去拔,以致于弄坏了泥墙,还纳闷为什么始终没找到一根像人形的......

即便到了冬天,百草园一年中最索然无味的时候,鲁迅依然能找到新的玩法:在雪地上设罗网,捕鸟雀。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钱钟书在《论快乐》一书里对“快乐”二字有过精彩的论述,大意是说:快乐的快字,诠释了人生一切乐事的飘瞥难留。

我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玩着弹珠、跳着皮筋,还没分出胜负,已经传来妈妈呼唤回家吃饭的声音;

喝着汽水、吃着棒冰,惬意的暑假还没过够,开学的日子已经来临。

人生里走的最快的,总是最欢畅的时辰。

百草园的快乐时光转瞬即逝,鲁迅到了上学的年纪,被家人送去了三味书屋读书。

这是鲁迅人生中的第一次别离,他跑到百草园伤感又稚气地同他的蟋蟀、覆盆子和木莲们道别。

三味书屋里的生活乏味至极,可即便这样,也禁锢不了孩子向往自由和游戏的天性。鲁迅很快发现,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园。

于是常常趁先生不备,和小伙伴偷偷溜进去,折腊梅、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等到先生发现,孩子们才一个个陆续回来,放开喉咙读书;等先生不注意时,孩子们又可以尽情嬉戏:

别的孩子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鲁迅则把纸蒙在小说书上,描绣像,一天天积累下来,竟描了一大本!

这情景,多像小时候的我们:上树抓鸟,下河摸鱼,趁老师转向黑板时各种恶作剧......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有人说:美好的童年总是相似的,因为都有游戏贯穿其间。

可是,如今的孩子,整天穿梭在各种兴趣班里,学着他们并不感兴趣的才艺;一些适当的游戏也被很多家长视为洪水猛兽,隔绝在孩子的生活之外。

李玫瑾教授曾说:毁掉孩子的不是游戏,而是错误的教育;《中庸》亦有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游戏本就是孩子的天性,不该被禁止;大人们与其百般阻挠,不如放开手脚。

把游戏还给童年,让教育关注人性。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那些读过的书,

都成了我们去看世界的路

书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在《朝花夕拾》这本书里,就有很多篇幅提及鲁迅早年间读过的书。

他幼时最喜欢看的是清朝人著的《秘传花镜》,因为上面有许多图。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那些形象可感的图画自然容易引起幼年鲁迅的兴趣。

也因此,当他听说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上面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从此便念念不忘。

以致于,当他的乳母长妈妈给他买回来一本时,他顿时对这个不大佩服的长妈妈肃然起敬了。

这部《山海经》成了他幼时最心爱的宝书:给他插上了一对想象的翅膀,带着他遨游在一个个瑰丽奇幻的世界。

从信书到疑书,是一个阅读者必经的心路历程。

一次,一位长辈赠给他一本《二十四孝图》,开始他高兴极了,因为上面照例有很多图画。但他了解了书上的孝道故事后,便觉得扫兴了。

特别是其中的“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尤其令他反感:老莱已七十高龄,为了取悦父母,故意作婴儿状;而郭巨的孝顺更加可怖,为了省下口粮给母亲,竟把自己儿子给活埋了!

鲁迅从这本书里,读出了封建孝道虚伪和灭绝人性的本质,也读出了自己的发现和思考。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人一旦有了自己的思考,就会主动选择自己想读的书。随着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兴起,鲁迅也开始关注自然科学类书籍。

他听说有一部叫《天演论》的书,就独自跑到城南花500文买了一本回来。

这本书带给鲁迅极大的思想冲击,从此他脑洞大开,强力吸收着“物竞天择”、社会进化等全新的理论学说,也为他将来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人活一世,最终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决定精彩程度的,只能是中间的过程。所以,多一些感知,多一些体验,人生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然而每个人生存于世,囿于时空的限制,能接触到的世界其实小之又小。

总有我们登不上的山,总有我们到不了的海。

可是书籍却可以打破这种限制,让我们的思想驰骋千里,畅游八荒。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读的书,那些读过的书,铺展开来,就成了我们去看世界的路。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鲁迅的家庭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个大家族,只是后来家道中落。恰在此时,鲁迅的父亲又卧病在床,无异雪上加霜。

在书中,鲁迅对于父子俩的关系没有过多着墨,但是从他为给父亲治病,不惜重金延请“名医”,可见他对父亲的感情之深。

“名医”的医术没有明证,只是他开的药着实稀奇:药引是一对原配的蟋蟀;药丸则须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

对于庸医的故弄玄虚,鲁迅也心存怀疑,但他还是踏破铁鞋地找寻药材,不过是想在绝望中觅一丝渺茫的希望。

可是,父亲还是撒手走了。

留给鲁迅的,只有无尽的遗恨。远渡日本学医,成了他弥补遗恨的唯一方式。

人生海海,人们总是不断地分别,再不断地相遇。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在日本,鲁迅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相识。

藤野先生对鲁迅极尽关怀:给他指正解剖图;为他修订讲义;日本同学污蔑鲁迅考试得了教员泄漏的题目,也是藤野先生站出来平息了事端。

只是藤野先生的关怀,已不能重燃鲁迅业已熄灭的热情。

在日本的种种经历,让鲁迅意识到:医学只能医治人的肉体,却医治不了国民麻木的灵魂。

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不得不与藤野先生别离。

从此路遥山高,两人不复相见。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莫言说:“人一辈子,就是个过程。没有永恒的生命,也没有不老的青春。时间一到,该老的老,该走的走。”

生离死别,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课题。无论多么不舍,我们终将含泪转身,与亲爱的人挥手道别,永不再见。

既然不能再见,不如怀念;既然无法改变,不如释然。

只要彼此善待珍惜过,便不负此生遇见。

朝花夕拾手抄报 罗江中学初2022级10班开展《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手抄报展示

好的人生,都是一边怀想,一边遗忘

学者温儒敏这样评价《朝花夕拾》:“在爱与死的回顾里,弥漫着慈爱的精神与情调,显露了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

的确,这些柔和的文字也牵引着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回溯一番,捡拾几枚闪光的珠贝。

但是,这种回顾毕竟隔着年月,不免带着些雾里看花的朦胧。

就像鲁迅自己在小引里所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够。这十篇就是我从记忆里抄出来的,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

人就是这样,因为有着记忆的功能,总要时时回顾;但记忆毕竟不是有着无限容量的存储器,可以保存所有过往的影像。

有些人,有些事,无论当时怎样的动魄惊心;待到仓惶回顾时,也大多模糊成了一片幻影。

也许,这恰是上天对人类的慈悲。

背负太多过往,就无法步履轻盈地奔赴前方。

所以,好的人生,就该一边怀想,一边遗忘。

在怀想中获得慰藉;于遗忘中重拾力量。

作者 | 由缰,笔为缰,梦作马,驰骋天涯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问答

朝花夕拾手抄报内容?

朝花夕拾手抄报的内容1、《朝花夕拾》里作者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法,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

有什么适合初中生画的画作?

我小学四年级,纯手绘,匆喷(ง∩_∩)小乔,不会画大扇子(≖_≖)大乔我小学四年级,纯手绘,匆喷(ง∩_∩)小乔,不会画大扇子(≖_≖)大乔差不多吧。我就不知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