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以年轻态书写百年征途上理想者的接力

作者:王彦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记录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

邓稼先手抄报 《理想照耀中国》:以年轻态书写百年征途上理想者的接力

“如今距离长征已近90年,今天的我们还需要长征精神吗?年轻人还会记得红军走过的路吗?这就是我们拍摄《雪国的篝火》的意义吧!”演员王劲松在署名文章里记录了他参演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的心路历程。为了演好长征路上的炊事班班长老钱,本就清瘦的他减重20多斤,并在开机那天向剧组的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铭记与传承,演员所思所行,何尝不是整部作品的一个缩影。

明天,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将在湖南卫视开播,并于芒果TV、优酷、腾讯、爱奇艺视频平台上线。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组织创作的主题重点作品,该剧有着史诗般的命题——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闪光故事,记录中国共产党诞生百年来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高擎理想和信仰的炬火,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息奋斗的征程。与此同时,它也充满了年轻态的创作理念——每个故事只用一集,每一集仅30分钟,以近乎中视频的轻盈模式,探索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主旋律的年轻语态。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播系主任杨乘虎所言,“片子很短,回味很长”。这部作品将告诉我们,同样一种信仰、同样一种理想曾照耀过历史,也正照耀着现实;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途,是一代又一代理想者的奋斗接力。

从百年叙事中寻找理想的动人瞬间

用40个30分钟来写壮阔的百年,写什么、怎么写,这可能是中国电视剧从未有过的一次实验。主创团队先从整体上把握百年叙事,将选题分别投向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复兴时期,从四个不同时期中寻找理想的动人瞬间。大方向既定,总导演傅东育说:“理想是朴素的,从来都不高高在上。”所以,《理想照耀中国》在叙事上刻意规避了宏大的高光时刻,选择以细节来构建整体的震撼与温暖。

以“革命时期”为例,这一篇章讲述1921年至1949年间的往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党、红军长征、抗日等,都是历史的大事件,但剧中的切口都是大事件中的细部。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感悟“真理的味道”,长征途中炊事员为了保全一口行军锅而无惧牺牲,战地记者方大曾以相机当武器为抗日救亡而奔走,“铁窗诗人”何敬平写下《把牢底坐穿》……小切口的故事将让年轻的观众看见,成就历史的人物其实也是平凡的人。

“建设时期(1949-1978)”遍洒青春之歌,选取了从军队扫盲实践中总结出“速成识字法”的祁建华、在严酷环境中研制共和国核武器的科学家邓稼先、献身西北边陲的“白衣圣人”吴登云等人的先进事迹。“改革时期(1978-2012)”奋力开拓,中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章华妹、带领16名下岗女工创立圆方公司的薛荣、在国境线放牧守边34年的卓嘎姐妹等将依次登场。“复兴时期(2012-2021)”勇攀高峰,剧中的主人公分别是活跃在草原牧区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为中国滇金丝猴保护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龙勇诚、放弃城里生活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畲族大学生村官雷金玉、故宫青铜器修复师高飞、中国女子柔道队的陪练刘磊磊等。

40个故事不仅横跨100年历史,还覆盖不同领域,具有强烈代表性。《理想照耀中国》把百年党史演绎为一个不断接力的整体,能让今天的年轻人真切看到百年来接续奋斗的一代又一代人。

以青春的团队完成主题创作的实践

剧中,观众将看见一张张青春的脸:临危不乱“守护”在游船上召开中共一大最后一次会议的王会悟,时年23岁;参与红旗渠工程设计的吴祖太被意外夺去生命时,刚刚27岁;1980年12月,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成为“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进入新时代以来,从大国重器的建设者、脱贫攻坚的坚守者到全民抗疫的逆行者,年轻人都勇敢挑起了历史的重担。

回到创作本身,完成这次主题创作的过程,亦是一场青春的修炼。《理想照耀中国》在由资深团队保驾护航的前提下,集结了一大批年轻的创作力量。各分集制片人、导演、编剧的平均年龄仅为35岁,其中最小的出生于1998年。在傅东育看来,年轻的队伍意味着充满想象力和可能性。尽管《理想照耀中国》在同一个思想主线下有着统一的主题包装,但在具体形式上,给予了各位年轻创作者驰骋的空间。比如导演韩可一在《八妹》中别出心裁地使用双线时空,讲述现代学生对小英雄的怀念;《我送亲人过大江》导演郭廷波大量使用手持摄影,风格上更自由随意,强调镜头的新闻纪实感;《第五十五封信》导演赵小溪从真实事件延展开来,以修复照片作为叙述主线,用一张跨越时空的全家福,向英雄陈毅安和他的家人献上一份迟到的圆满。

而对于更多年轻的演员来说,这次拍摄更如同一次精神之旅。比如《家在玉麦,国是中国》剧组从拉萨去到玉麦需要翻过两座海拔5100米的大山,整个拍摄都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上完成。这一集的导演王硕说:“这是一个很笨拙的办法,可这样才能拍出真情实感来。”又比如《天河》在林州太行山大峡谷取景,演员邓伦身处悬崖峭壁边也坚持不用替身,自己吊威亚完成了攀爬峭壁。

作为一部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涉及的人物、场景、年代众多,主创团队力图一次次回到真实的历史发生地,带着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他们、成为他们,而不仅仅是演绎他们。一切就像主创所期盼的,“希望年轻的观众看到,我们与教科书中的英雄并不遥远。青年一代就是要将青春献给国家,让理想照耀自己,也照耀别人”。(王彦)

来源: 文汇报

实验学校举办“《安徽名人报》手抄报”比赛

近期安庆市开发区实验学校团委和政史地教研组共同组织学生举办“《安徽名人报》手抄报”比赛,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拓展历史课堂。此次手抄报比赛是对该校“合肥两日研学之旅”活动的拓展和延伸。安庆市开发区实验学校于2017年11月开展“合肥两日研学之旅”活动,组织学生到合肥参观安徽名人馆、渡江战役纪念馆及安徽科技馆。通过参观活动,同学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了解了曹操、华佗、包拯、朱元璋、陈独秀、邓稼先等安徽名人,增进了对家乡的认识。

本次举办的“《安徽名人报》手抄报”比赛,面向七、八年级学生。老师们考虑到很多安徽名人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不少人都荣登国家邮票,要求设计手抄报时,最好要有一张安徽名人邮票图。同学们踊跃参加,查阅资料,或自己构思设计,或三五成群,集思广益,拿出了一份份漂亮的手抄报作品。历史教师嵇慧莉、何承林、杜吉红对学生的手抄报作品在内容、选题、版面设计上进行了专业指导。经评审,选出803班苏正、陆萌、黄晨同学等一等奖三名,803班余佳丽同学等二等奖四名,803班江吕、陆宏莉同学等三等奖5名。

邓稼先手抄报 《理想照耀中国》:以年轻态书写百年征途上理想者的接力邓稼先手抄报 《理想照耀中国》:以年轻态书写百年征途上理想者的接力

相关问答

邓稼先里面应该画什么?

邓稼先手抄报先写上“邓稼先”三个字,接着在下面画上三个矩形边框,然后在右侧画上两个不规则边框,再在边框里画上一些波浪实线与虚线,还在最外侧画上一圈红...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字体?

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有:袁隆平、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李大钊等。1、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

初中盛世中华手抄报内容资料?

过成功,有过勇往,有过挫折,有过彷徨,蹒跚的历史在天安门城楼上揭开了新的篇章。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正...

爱祖国手抄报怎么办?-C78ntTnDTi的回答-懂得

1、詹天佑为国不计名与利:近代科学先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在国内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