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2022年4月底,最高人民法院专门发出通知,组织各级法院开展“少年审判守护未来”“六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各级人民法院高度重视,积极响应。有的法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以点带面,推动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有的法院通过图文漫画、法官寄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促进对未成年人的全面、综合保护;有的法院通过法治副校长进校园、上讲台、模拟法庭等方式,提升学校保护和法治校园建设水平;有的法院通过讲述优秀少年法官的故事,展现人民法院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方面作出的努力,体现司法温度、司法关怀。
最高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办公室、新闻局开设“少年审判 守护未来”专栏,全面记录人民法院“六一”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成果,倾情展现人民法院法官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近日,各地法院积极组织开展“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叶草普法手绘漫画(一):防拐防骗篇三叶草普法手绘漫画(一):防拐防骗篇
来源: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编辑:逯璐防防骗
模拟演练之前,该校副校长史瑞艳向全体师生说明组织本次模拟演练的目的和意义,希望全体师生能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8时30分左右,全体参与演练活动的人员全部到位,演练正式开始。三、三班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班主任穆庆叶老师的带领下模拟某天中午放学离校,队伍解散后,“骗子”们纷纷上场,为了使学生上当,“骗子”们运用的骗术五花八门,有的“骗子”用棒棒糖诱导;有的“骗子”利用学生乐于助人的心理引诱带路;有的“骗子”以带学生去游乐场诱惑;还有的“骗子”则假装成学生家长的同事进行拐骗。当一名学生即将被“骗子”带走之际,保安发现险情,手持钢叉与歹徒搏斗,值班领导立即报警,警察及时赶到,共同制服了不法人员。活动中,警校联手,迅速控制“骗子”,解除险情,解救学生的应急反应,赢得全校师生热烈的掌声。
学校保安和民警共同制服不法分子
模拟演练结束后,我校邀请了东城派出所葛尧警官对学生进行了防拐骗安全教育。葛警官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骗子对未成年人常用的行骗手段:权威诱惑法;物资利用法;带路引诱法。接着教给学生应对的措施:1、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抵挡住“诱惑”,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要陌生人的玩具、礼物,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2、外出必须征得父母同意,独自在家要关好门,不给陌生人开门。3、上下学要和同学结伴而行。4、看到其他同学遇到危险要及时向老师或保安人员报告。通过葛警官的防拐骗安全教育,使学生认识了骗子惯用的骗术,掌握了基本的防拐骗技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防拐骗的自我保护技能。
兴平市东城西关小学校长张虹对活动进行总结,她对这次演练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肯定,对所有参加演练的人员表示感谢。她强调,今天的模拟演练,给每位同学上了一节惊心动魄的安全教育课,是一次呵护人生的彩排,每个人的生命不可复制,同学们要认识到身边潜在的危险,时时警惕,处处防护,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同时,学校将加强警校合作、家校合作,共同为全体同学的安全保驾护航。
葛尧警官对学生进行了防拐骗安全教育、张虹校长总结讲话
会后,该校副校长史瑞艳要求以这次演练活动为契机,把防拐骗活动推向深入,各班主任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分班召开一次防拐骗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一至四年级学生与家长、同学开展防拐骗做法大讨论;三年级学生办一期防拐骗手抄报,通过防拐骗系列活动,真正使防拐骗意识入脑入心,切实增强学生面对故意搭讪陌生人的警觉性,掌握基本的防拐骗技能,提高面对危险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筑牢安全防护墙,杜绝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关问答
资料如下,供参考:法律常识记忆口诀(管辖):要破案,找公安,公安部门管得宽,偷抢拐卖和诈骗,杀人放火与强奸;要是罪犯是个官,立案就找检察院...资料如下,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