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5日便是端午节了,很多老师也会布置端午节相关的手抄报作业,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手抄报内容,希望能帮到小朋友们。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端午的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后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明志而演变成人民祭奠屈原以及缅怀华夏民族高洁情怀的节日,沿袭至今,屈原之名流芳百世,爱国精神也传播至华夏各地。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及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民俗活动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吃粽子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佩香囊
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来源:闽南网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除此之外,端午节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今天萌妹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两款端午节手抄报模板,含内容文字,简单又漂亮,希望大家喜欢哦!同时萌妹老师也祝大家端午安康!阖家幸福!
我们可以在画面下方绘制一条龙舟,再绘制几个划船的粽子,用山川来作为文字框,用白云和柳叶来装饰,这样的手抄报是不是简单又好看呢?
我们可以给龙舟涂上艳丽的红、橙、黄色,给粽子涂上清新的绿色,这样的配色明快又好看。
我们用两个可爱的粽子形象作为手抄报的边框,用粽叶来装饰,这样画出来的手抄报简单又好看,大家快来试试吧!
涂色时萌妹老师选用蓝色和绿色为主色调,用黄色和粉色来点缀,这样的配色清新又好看!
三个正在奋力赛龙舟的粽子是不是很可爱呢?他们其中一个在前面敲鼓,以鼓舞士气,后面两个在划船。大家喜欢这样的小粽子吗?
在涂色时,我们可以给粽子涂上浅绿色,给船涂上深绿色,通过深浅变化来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有很多习俗,我国古代,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消毒药剂,雄黄酒便是其中之一。经常将它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方,以避毒虫危害。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给粽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哦!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评论,大家的肯定是我更新的动力哦!
原创作品,未经作者同意,禁止转载!
相关问答
1丰富多彩,可以包括端午节的来历、习俗、食品、诗词等方面的内容。2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手抄报的内容应该全面反映端午节...
每年农历的五⽉初五是端午节,相传这个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屈原。端午节有很多特别的习俗,在我们家,端午这天要在门上挂艾叶和菖蒲,家⼈⼀起...
答:五月端午节手抄报可用A3纸或8开纸来画,主题是端午节,图案可画龙舟加上粽子,粽子颜色选用绿色,龙舟主色选用红色,粽子可画卡通图案,龙舟可画大一点。板面...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诗人屈原。屈原,楚国人,伟大的爱国诗人,写出(桔颂)等爱国诗歌。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贵,后因不被重用,遭受排挤,忍辱跳入汨罗...端...
关于端午节手抄报的内容浏览次数:1436次悬赏分:5|解决时间:2010-7-1410:06|提问者:殇栀雨泪要版面、还有内容、要快,还要有质量.周2前给我...关于...
土黄,熟褐色红色啊绿色也蛮好看看整体效果的
小学生手抄报,家长必备技能?是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家长,你必须会!但是,不是让你完全代劳,而是去教你的孩子。如果你完全代劳,那这件事将变得毫无意义;如...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