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当年走访过的闽东屏南县,如今通过文化扶贫,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序章
屏南县山高林密,溪水纵横,因位于翠屏山之南,故名“屏南”。这里长期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人们往往利用谐音说成:“屏南屏南,又贫又难。”
1988年6月,习近平来到宁德就任地委书记。那时的宁德,经济总量排福建全省最末,俗称“闽东老九”。正是在这样一个“老少边岛穷”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习近平一到任便深入全区调查、研究、思考,探讨脱贫致富之路。
在屏南县,他听说这里曾经留下过这样一句话:屏南屏南,又贫又难。他说,现在屏南县经济不发达,但我们不能把它讲成“又贫又难”,而要看到它是大有潜力、大有希望的,多讲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话,不能自己把自己看扁了。习近平提出,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树立“弱鸟先飞”的意识,彻底摆脱贫困。
习近平的这番话,为屏南人、更为宁德人扶贫开发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1990年他离开宁德时,全区已有94%的贫困户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一
“四季屏南如画里,嘿嘿,龙潭请你来赴约……”
一台载歌载舞、说唱俱佳的大型音乐剧《美哉龙潭》,把一个过去破败凋零的古村落,怎样通过文化扶贫变成了日益繁荣的网红村,生动形象地搬上了舞台。
小山村沉浸在热烈的氛围中。这是2019年10月12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闽东之光·四季屏南乡村有约”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月开幕了,这项系列活动特意选在古老而年轻的熙岭乡龙潭村举办启动仪式。
尤为令人赞叹的是:这部纪实大戏的编剧和导演,是执导过《上海滩》的香港导演招振强。他不是临时高薪聘请来的,而是一位居住在龙潭村的新村民。那么,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使他和许多天南海北的文朋画友落户在龙潭村?这个小山村的命运又是如何改变的?
这一切,要归功于屏南县的脱贫攻坚、文化振兴的乡村实践。
二
2015年仲春,一位戴着近视眼镜的中年男人,走进了屏南县委宣传部。他名叫林正碌,福建莆田人,他操着闽南味的普通话说:“我走了一些地方,很喜欢屏南的山水村落,想在这里做文创产业,免费教农民画画,帮助脱贫,希望得到政府支持。”
林正碌曾干过10年行画生意,耳濡目染,自学成为别具一格的油画家。从2008年起,林正碌依托现代心理学研发而成“启发性艺术教育法”,在各地开展“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绘画教学活动。仅仅几年,他的学生就达到了上万人。2014年,上海532艺术产业园专门举办了林正碌艺术教育实践展,展示了许多绘画零基础的人,经过短期绘画教学,画出了相当有创造性的作品。
然而,钢筋水泥筑就的都市,难以使心灵安静下来。林正碌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也更有需求的农村。他四处寻求合作伙伴。到了屏南,他眼睛一亮,发现青山秀水间珍藏着一些古村落,适合发展文创产业。
县政协主席周芬芳代表县里表示欢迎。“我们先选一个村子实践一下。”林正碌信心满怀。
林正碌团队首先在甘棠乡漈下村实施“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项目,为村民免费提供油画教学。起初人们并不买账:“画画能顶饭吃吗?”
村里开小卖部的黄余清先是把孩子送去学画,后来自己也有了兴趣,抽空学习。没过多久,她就能画出有模有样的作品。林老师将这些顶着“清清露水”的画作发到网上,得到赞赏,还有人购买。黄余清积极性更高了。其他村民也受到了鼓舞,有样学样。
初战告捷!屏南县领导十分欣喜振奋,认为这是一条富有特色的文化扶贫之路。他们当即决定:在交通较为便利的双溪镇成立安泰艺术城,作为文创基地。
双溪镇政府将新建小区一二层2000多平方米租下来,免费提供给林正碌做“公益艺术教育中心”。林正碌团队免费为当地村民提供绘画材料,免费教学;如果画作卖出去,就扣除成本,其他收入全给作者。
双溪镇上患有侏儒症的沈明辉,与聋哑父亲相依为命。出去打工没人要,想学技术没人教,只能在街头扮小丑卖汽球为生。在林正碌的鼓励下,28岁的沈明辉跨进了公益艺术教学中心,由此,他的生命真正迎来了明亮的光辉,他的作品通过微信朋友圈售卖,每月可收入四五千元,尤其那幅《生命之树》,被一位客商以1.2万元的高价收购。2019年夏,中央电视台以“农民绘画的引路人林正碌”为题,报道了林正碌的事迹,沈明辉也被请到了演播室。
在安泰艺术城,许多当地农民、残疾人像沈明辉一样,通过学习油画摆脱了贫困。如此一来,天南海北,包括一些国外人士,长途跋涉跑到这里来,租房买屋在这里扎下去,带动了双溪镇民宿、餐饮、旅游、古建多种行业,成为屏南县文化扶贫的孵化器、发动机。
三
2017年早春,林正碌一行来到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这里山清水秀,人文丰厚。可惜由于贫穷闭塞,原本1700多人的村庄,现今只剩下不到200人。
林正碌向县领导提出在这里用文创改变村貌的方案。2017年5月,县里成立了传统村落文创产业项目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吴允明、县长王旭东和县政协主席周芬芳担任正副指挥长,以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为发轫平台,促进文创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文创扶贫和农村经济转型。
为此,县里每年安排预算资金达1000万元,要把屏南打造成历史建筑群活态博物馆,艺术、文学、影视、动漫的发生地和输出地。他们聘请林正碌为“屏南传统村落文创产业总策划”,让他以龙潭村为试点开始实施。那些天,林正碌特别忙碌:一方面组织村民前往安泰艺术城免费学习,改变观念;另一方面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修旧如旧。
林正碌带领各地艺术家、爱好田园生活的人士前来参观认租,按照自己的心愿装修。
江西吉安人曾伟来到龙潭村考察,一见钟情,当即租下一幢百年多历史的老房子,改造成“随喜”书屋,从事网络图书经营。他还动员爱人辞去城市的工作,一起成为龙潭村新村民。
本土村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最先送到双溪镇学画的村民回来了,学到本事,带动大家发展乡村旅游。林正碌把公益教学中心办到村里,吸引了大量前来学习的人和参观的游客。
如今,村民们陆陆续续回乡创业,加之许多在此安家落户的新村民,龙潭村已有600多人常住了。村里有美术馆、博物馆、艺术工作室以及茶室、酒吧、咖啡厅,还有不定期举办的音乐会、画展、读书会,昔日的“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了艺术硅谷的“网红村”。
四
青山绿水古意盎然的屏南,如同巨大的磁铁,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艺术人才。
在有竹编传统的前洋村,复旦大学张勇教授团队修缮古民居,开辟竹编、陶瓷博物馆,打造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竹韵前洋”。
在田园诗境的厦地村,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程美信牵头实施“人人都是电影家”公益教学活动。
在棠口村,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在此设立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学子纷至沓来写生创作。
2019年春,香港导演招振强落户龙潭村,成了一名新村民。他不但建起了工作室,还投入了“人人都是电影人”的公益教学。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临近时,屏南县筹备文化旅游创意活动月,招振强创作设计了一个大型音乐剧,融说唱、小品、歌舞于一体,以自然环境为背景,全体村民做演员,让林正碌现身说法,再现龙潭村的过去和当下。
开幕式这天,宁德市与屏南县领导和众多旅游者都坐在台下观看。在他们身后,是一串坚实而喜悦的数字:截至2018年底,屏南全县农民人均收入增长9.9%;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0.01%;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各项指标均达到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标准。屏南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讲话中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连日来,全国学联广泛发动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学联组织带头领学
7月2日,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开展“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各位同学将贯彻讲话精神同自身学习、工作、生活充分结合,主要围绕新时代青年学生肩负的使命任务展开了热烈讨论。
全国学联主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钱菱潇有幸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他在交流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铿锵有力、气势磅礴,在场所有人频频鼓掌欢呼。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学子,我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雨桐倡议,“学联学生会应该成为党的‘青年磁铁’,策划生产一批有创意、有思想、有温度的文化产品,更好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接续革命薪火”。
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2017级本科生赵子仪表示,“作为学生会成员、青年学生党员,我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本科生牛滢说:“作为学联学生会工作人员,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就要始终保持刀刃向内的决心和毅力,将学联学生会改革贯彻到底;就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宗旨,用情怀书写青春,用真诚服务同学。”
听到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代表献词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山东科技职业学院2018级学生孙文财格外激动,他说:“这就是我们青年的声音啊,作为一名职校学生,我们要苦练内功、增长本领,唱响技能报国、技能强国的青春旋律,以实际行动回报党对我们的悉心培养。”
北京、江西、甘肃等地学联组织也纷纷举办专题活动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北京市学联召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全市高校学生会代表、市学联驻会执行主席代表等参加座谈。座谈会上,各位代表分享了个人学习心得,并对新时代学联学生会工作提出了个人见解与创新想法。江西省学联组织委员会团体指导老师及主席团成员团体代表参加专题座谈会。甘肃省高校学生会组织依托省学联组织的“每月一学”活动,分专题学习研讨“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甘肃省学联驻会执行主席、甘肃省2021年“扬帆计划”实习同学代表、西北师范大学学生会工作人员等共计20余人参加了活动,全省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秘书长、主席团全体成员线上参加会议。
高校学生会广泛跟学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首都高校师生分别通过党史宣讲活动、总结分享大会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坚持多学一点、深学一层,在广大同学中掀起了学习热潮,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继承弘扬建党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南开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响应号召,积极召开线上专题交流会,参会成员通过观看大会现场视频、集体学习回顾、热议讲话精神等多种方式,积极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兰州大学利用专题座谈会,组织校学生会40余名工作人员围绕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学习、工作实际开展深入讨论交流。兰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靳世琦表示:“我们是学生会工作人员,先学深学、带头示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要以青春之行献礼建党百年,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来自天津音乐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青马工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会、延安精神研究会的170余名学生骨干在线上研讨热议“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工作分别从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推进学生社团建设管理、班团一体化建设等不同角度作了交流发言。
安阳师范学院学生会组织同学集体观看直播、集中讨论学习,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开设网络心得交流区,以“对党说说心里话,献言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广泛宣传动员同学们上线热议“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收集传播“青学”声音。
云南红河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通过轮番朗读“七一”重要讲话原文形式,更好地体悟讲话精神。在朗读过程中,同学们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历史,展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思考着在新的征程上青年学生将如何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历史命题。
烟台南山学院学生会召开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座谈会,与会同学踊跃发言,结合学校发展、学生会组织改革、学生骨干的责任担当,热烈交流了学习心得和体会。大家纷纷表示要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奋进姿态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继续以清新阳光、拼搏奋进的精神面貌推进“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会工作。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生会校院班三级联动,充分依托“青年讲师团”、“每月一学”专题学习会、“每月一讲”专题宣讲会、“建党百年”升旗仪式等形式组织动员广大同学深入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以服务同学、服务社会的行动深入践学
结合“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各级学联学生会组织深化开展今年4月启动的“我为同学做件事”主题实践活动,将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寓于服务同学精神成长、带动同学实践报国之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辐射带动校园内外积极学习践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良好态势。
天津师范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开展了集中性专题学习活动,从踏踏实实学原文、认认真真悟思想做起,通过宣讲报告、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多种形式开展践学行动。同时,他们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发动各学院学生会交流分享各自的献礼建党百年工作经验,并形成一系列宣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多媒体产品,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转发分享。
江西多所高校学生会组织充分利用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丰富优势,组织同学在实践考察、社会服务和讲话精神宣讲中学传统、悟精神、传思想、办实事。江西财经大学学生会精选方志敏干部学院、宁都县东山坝镇、兴国县兴莲乡三地作为领悟讲话精神的实践服务地,开展了为期14天的专题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赓续红色传统、继承红色基因。华东交通大学学生会带领同学分赴江西省鹰潭市黄庄乡、潢溪镇、春涛镇,把“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书面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在宣讲交流和服务社会中的践学践悟。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成员树立“学即用、信即行”的理念,坚持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西南大学学生会组织同学开展实践学习,在支教活动中开设党史学习课程,将教育扶贫实践与“七一”重要讲话宣讲充分结合,开展大学习、大宣传、大落实。参与实践的同学感慨说:“这是我第二年参加社会实践,今年的感触尤为深刻。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嘱托、怀着民族伟大复兴对青年的期盼,我愈发珍视眼下所做的每一件事、脚下所走的每一步路。”
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会牢记“学史力行”的总要求,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让“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在同学的实践行动中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西青力行”暑期“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应运而生。实践团成员们在重庆市长寿区通过龙河大讲堂、乡村课堂等4个“行走的思政课堂”为当地居民开展党史知识宣传、乡村振兴政策宣讲。除此之外,同学们还通过入户调研、线上直播、文艺汇演和文化集市等活动形式,立足乡村振兴,向居民们生动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受到当地居民的欢迎。在沙坪坝区磁器口街道磁建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学史力行,手语传爱”理论宣讲团、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汇爱入耳,情暖桑榆”社会实践团成员们首次用手语面向社区聋哑人群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以聋哑人看得懂的方式将党史知识和国家政策宣传到、宣传好。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学生会特意绘制了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红色实践路线图,带领同学们分赴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苏家作乡寨卜昌村、中站区王封矿西大井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重走红色足迹、重温革命历程、传承红色基因”的社会实践活动。重温入团誓词、身临其境式演绎、“红色解说员”义务讲解、实践感悟分享交流成为同学们最难忘的红色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已为当代青年学生标定了新时代的奋进航线,作为党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纽带,学联学生会组织肩负着党的嘱托、同学的期盼,只有学得深才有可能做得实,才能让同学信得过、靠得住。学联学生会组织要将“讲给同学听、带动同学行”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将“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和为同学办实事、解难题结合起来,让学习热潮在校园内外持续涌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沂蒙 特约通讯员 王馨誉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问答
====================================================================================================...